何謂電感器

何謂電感器

有時稱為「電感器」,有時稱為「線圈」,教科書講的是「彈簧形」的電感器,而實際使用的電感器卻可能是截然不同的表面貼裝型,對於初次接觸的工程師來說,電感器可能是一種相當棘手的元件。 電感器與電阻器R、電容器C一樣,都是被動元件的重要組成部分,在電子裝置中必定會使用到。在正文中,我們將運用少量的電磁學知識,來加深大家對於電感器的理解。

電感器的原理

電流通過電線時,將會以電線為中心而產生同心圓形狀的磁場。此時,如果將電線彎成(圖1)中的「彈簧形」,電感器內部的磁通量將指向同一方向,而增強。透過調整圈數,可以產生與圈數成正比的磁場。這就是電感器的原理。 電流通過電感器會產生磁場;相反地,磁場變化則會產生電流。

(電磁感應定律)

    d i
E = L ・―――
    d t

L: 電感器的自感
E: 反電動勢

圖-1 電感器的原理

電感器中產生的反電動勢E,與單位時間的電流變化率(di/dt)成正比,因此在一定電流持續沿同一方向流動的直流電通過時不會發生。也就是說,電感器對於直流電流沒有任何作用,只對交流電具有阻礙電流的作用。利用電感器的這一性質,在交流電路中可以用作電阻(阻抗)。電感器具備的阻抗Z(單位Ω)為:

Z=ωL=2πfL

f: 交流頻率
L: 電感器的自感

鐵心的作用

電感器的截面積S越大、磁路(磁通量的通道)越短,磁通量越大。而且,磁通量具有在磁阻小的位置集中的性質。因此,在電感器中插入導磁率大的強磁體,可以增大磁通量。這就是鐵心存在的理由,當需要大的電感或希望實現電感器小型化時,可以插入導磁率大的磁體鐵心。(圖-2)

圖-2 電感

電感與圈數n的二次方、繞線半徑a的二次方成正比,與鐵心的導磁率μ成正比。

無限長螺線管的電感為:
 L=μn2S
 S=πa2
這裡的L定義為電感。μ是鐵心的導磁率,空心時為1.0(=空氣的導磁率)。
但鐵心存在磁滯特性。特性會隨磁通量、材料、溫度產生變化,或出現損耗和應變。
而且還具有令人匪夷所思的性質,在達到磁飽和後,電感器的特性會消失。

用於電源電路的電感器的關鍵詞

對於轉換電壓和電流、傳輸電能的電路所使用的電感器,能量損耗低是一個重要的條件。電能在通過電感器的過程中,一部分會轉化成熱量,釋放到環境中。這種能量損耗可以分成「鐵損」、「銅損」2種損耗來考慮。

鐵損(iron loss、core loss)

交流磁通量通過鐵心時,鐵心內產生的磁滯損耗與渦流損耗之和,是鐵心內產生的功率損耗的總稱。

磁滯損耗(hysteresis loss)

指磁滯現象造成的熱損耗。繞磁滯回線(圖-3)一圈後,鐵心的磁化將回到原來的狀態。其間施加的能量將以熱的形式釋放。這就是磁滯損耗。

渦流損耗(eddy current loss)

磁通量發生變化將會產生電流。磁通量穿過鐵心表面時,將會產生垂直於磁通量的同心圓形電流。這就是渦流,在鐵心的電阻的作用下,渦流將會轉變成熱量,造成能量損耗。損耗的能量稱為渦流損耗。

銅損(copper loss)

電線纏繞成線圈後,在其電阻的作用下,電流轉變成熱量所造成的損耗,稱為銅損。這個稱謂是因繞線材料使用銅線而得名。

高頻電路用電感器的關鍵字

在高頻電路中,表示電感器性能的指標為Q。為方便理解,可以將其看作是表示高頻損耗有多低的指標。
與電容器組合構成諧振電路時,要盡量選擇Q值高的電感器。

Q因數(quality factor)

表示共振尖銳程度的值。一般來說,Q值越大,共振越尖銳,電感器越好。
頻率增大後,電線的集膚效應、鐵心材料的磁滯損耗和渦流損耗增加,會使Q值降低。也就是說,在高頻下很難得到Q值高的電感器,換言之,即使在高頻下,也很難得到高阻抗的電感器。

在LCR串聯諧振電路中表示為
   ω L   1
Q = ――― = ―――
    R   ω CR

自共振頻率(self resonant frequency)

電感器的等效電路如圖-4所示,除了原有的電感外,還包括在纏繞的電線之間形成的電容(線間電容)和繞線電阻等組成部分。
線間電容的Cr非常小,在低頻下不構成問題,但在高頻電路中使用電感器時,需要考慮其影響。
下面介紹電感器的阻抗特性(Z-f特性)。電感器的阻抗為Z=2πfL,阻抗隨頻率的增大而增加。但在某一頻率fo下,電感器原本的電感L與線間電容Cr將發生共振現象。而在更高的頻率下,線間電容Cr佔據主導,阻抗將會降低。

作為阻抗拐點的頻率fo,叫作自共振頻率。在高於自共振頻率fo的頻率下,電感器將不再發揮電感器的作用。

在高頻率下使用電感器時,請通過規格書和數據確認fo。以下是高頻電感器規格的壹個示例。